中醫幫您祛痰濕、養五臟、調陰陽、遠離腫瘤~
胡國臣·主任醫師(腫瘤科)
專家簡介:
腫瘤科主任醫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擅長治療:
擅長治療各類結節(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癌、結腸癌、胸水等各種惡性腫瘤。
正文: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體檢查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雖然結節看起來只是影像上的一個小點,但大家也不免會恐懼,擔心自己的結節是癌前病變,擔心將來會惡變成癌?
那結節患者要如何解除“定時炸彈”?癌癥患者要如何跨過“癌癥的大山”,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對于癌癥帶來的并發癥比如胸腔積液如何讓它不再復發?
體內有痰濕
容易引發結節和腫瘤
從中醫角度看,結節、增生、息肉、腫瘤都屬于痰核的范疇。痰核又叫痰核瘰疬,痰核泛指身體里的包塊,其形如豆,大小不一,推之可動。
胡國臣主任醫師:
痰核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是由于脾虛生濕、生痰,痰濕結聚于皮下,日久凝結成核,形成痰核,可以出現在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停留在某一個地方就會形成該部位的結節、息肉、腫塊等病變。
痰濕的表現:
體形肥胖,腹部脹滿,胸悶,痰多,容易困倦,形體畏寒,喜食肥甘醇酒,舌體胖大,舌苔白膩,脈濡細或沉滑。
癌前病變不是癌
積極治療才有逆轉的機會
很多人一檢查出結節就特別緊張,認為結節是癌前病變,自己馬上就得癌了。結節就是癌前病變嗎?癌前病變一定會發展為癌嗎?
胡國臣 主任醫師:
并不是所有的結節都是癌前病變,癌前病變也不是癌的初期,它們與癌有著本質的區別。癌前病變是指與一般良性病變相比,容易演變為癌癥的某些病變。也就是說,在這些病變的基礎上,比較容易發生癌變,不一定會發展為癌。
那些結節是比較容易發生癌變的呢?
胡主任認為,肺部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是比較容易發生癌變的。
肺結節
臨床數據顯示,初次CT檢查發現的肺結節,絕大部分是良性的,只需定期做好復查。而若有以下特征屬于高危結節,則需考慮進一步的治療:
①結節大小≥8mm;邊界不清,分葉、毛刺;
②結節形態呈磨玻璃狀,尤其是伴有實性成分的磨玻璃結節;
③密度不均勻,實性成分高。
甲狀腺結節
據資料顯示,甲狀腺結節中5%~15%是惡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23年間發病率大幅度增長,它被稱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若檢查報告單上出現以下字眼,則需當心了:
①沙礫樣細小鈣化;
②結節為低回聲;
③豐富的血供;
④結節邊緣不規則、邊界不清;
⑤橫截面顯示前后徑大于左右徑。
乳腺結節
乳腺結節中4%~10%是惡性,報告上出現以下字眼,需警惕:
①有微鈣化、形態不規則、邊緣不清、邊緣毛刺征;
②CDFI:內可見血流;
③縱橫徑比值 >1。
一旦發現癌前病變,大家也不必太過驚慌,從癌前病變發展到真正的癌,其實是有一個過程的,在這個期間,如果及時做檢查和治療是有很多機會遠離癌癥的。
化結節 抗腫瘤
中醫化解癌癥危機有良方
對于很多人來說,結節猶如一把利劍懸在頭上,要定期觀察,隨時警惕,生怕它發展為癌,其實在結節的觀察期也可以用中醫中藥進行調理,降低癌變的風險。
中醫應對結節的優勢:
不手術、標本兼治、副作用小
腫瘤專家胡國臣根據四十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一套獨具個人特色的中醫「二調三消理論療法」,化結節、抗腫瘤,讓癌癥患者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
「二調三消理論療法」不僅適用于治療結節,對于癌癥以及癌癥的并發癥比如肺癌引發的胸腔積液的治療也有好的效果。
胡國臣 主任醫師:
很多腫瘤患者及其家屬把中醫藥當成腫瘤治療的最后一根稻草,等手術、化療、放療無效了才想起來用中醫來治療。這極大低估了中醫藥治療腫瘤的療效。
近年,大量臨床研究已經證實中醫藥可以滲透到腫瘤治療的各個環節,貫穿于腫瘤治療的全過程,可以降低手術、放化療等產生的并發癥及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
中醫治療腫瘤的優勢:
幫助患者順利度過放化療,減毒增效;
中藥副作用小,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標本兼治,防復發。
中醫認為陰陽失調是疾病的基本病機之一,胡主任遵循標本兼治的理念,采用「二調三消理論療法」扶正祛邪,幫助患者恢復氣血,調節陰陽、臟腑的平衡,阻斷結節、腫瘤的進程,降低術后復發轉移的幾率。